紐約市地鐵擬引入人工智能監測系統引發爭議
為因應地鐵安全隱憂,大都會運輸署 MTA 正推動人工智能監控計劃,透過即時分析地鐵攝影機畫面,識別異常行為,並向警方發出預警;但有反對者認為,計劃存在偏見風險。
MTA首席安全顧問邁克爾(Michael Kemper)稱該計畫為預測性預防,強調在犯罪行為發生前識別風險,但明確表示不會使用臉部辨識技術。
目前,地鐵平台已實現監控全覆蓋,40%的攝影機支援即時監測。
MTA數據顯示,今年地鐵重罪案件低於疫情前水平,但攻擊案件仍呈上升趨勢。州長霍楚自2021年上任後持續推動加強地鐵監控,目前所有車廂內部也安裝攝影機。
但MTA在公共安全與科技倫理間面臨平衡難題。支持者主張技術創新可遏制隨機攻擊,反對者則呼籲透過社區投資而非監控手段實現長治久安。
對此,紐約公民自由聯盟指出,人工智能技術存在可靠性不足與演算法偏見風險,警告大規模監控可能導致歧視性執法。
MTA 同時面臨聯邦政府的壓力,被要求提交犯罪治理方案及加速安全系統升級,否則資金可能會遭到削減。
SHARE THIS ARTICLE